小乘佛法是否先自證、後度眾生?大乘佛法是否著重弘法、不重自證?

這個問題是對修行次第道不夠清楚所致,不管是大乘或小乘,皆應先自修,自悟才能悟他,自度才能度他。以佛陀成佛的過程來說明最清楚了,沒有人會說祂是小乘吧!祂未成佛時為菩薩,然而祂一出家就尋訪仙人,最後自己苦行六年才悟道,這段期間,身為菩薩的祂並沒有急於弘法。悟道後,還享受七天的法樂,才開始度人。在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中,祂每天保持禪坐以維持悟道狀態的喜樂,這是支持祂不斷弘法的主要動力。因此,佛陀自己展現了正確的修行次第,切莫急於弘法,欲速則不達。

  除了佛陀的例子外,其餘菩薩有沒有例外的呢?有沒有急於弘法的呢?這不是有沒有的問題,而是根本沒辦法急著弘法,何以故?經典中時常輕描淡寫地闡述菩薩以種種神通方便度化眾生,如《大般涅槃經》云:

菩薩摩訶薩若見地獄一切眾生有可化令住善根者,菩薩即往而生其中。菩薩雖生,非本業果。 [1]

  菩薩這種自由自在的移動能力,乃是經過長時間生生世世的修行後所獲得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,非初發心者所能為。神通的發動必須累劫修行而具備基本的禪定功夫,初學佛法者根本沒有這些基礎,說直接一點,他沒有任何神通。神通的基礎在於禪定,禪定的基礎在於戒律儀,戒律儀包括了戒律、威儀、日常生活諸多細節的表現,這些是初學者所應修學的,這些基礎功不紮實的話,想要到各個世界去度化眾生,乃不切實際。「二十五方便」正是培養紮實的基礎功,為將來的「遊戲神通三昧」 [2] 鋪路。任何菩薩都必須有紮實的功夫基礎後,才能無礙地展開度眾的事業。「如無六通、四辯,以何等法而度眾生?」 [3]

  菩薩無礙度化眾生的基礎,以天台來講,即是二十五方便,又分為五類,每類有五支,五五即是二十五了,簡單說明如下:

  ()具五緣:持戒清淨、衣食具足、閒居靜處、息諸緣務、近善知識。()訶五欲:訶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者。()棄五蓋:棄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等五法。以五法蓋覆心神,使不能發定慧,故稱為蓋。()調五事:調心不沈不浮、身不緩不急、息不澀不滑、眠不節不恣、食不飢不飽。()行五法:行欲、精進、念、巧慧、一心等五法。

  這二十五方便的行持,一定要在遠離人群的地方修,《瑜伽師地論》謂之:「不與出家、在家共相雜住,獨一無侶。」 [4] 此名身遠離,又心遠離者,謂「遠離一切染污、無記所有作意,修習一切其性是善、能引義利定地作意,及定資糧加行作意。」 [5] 必須滿足身遠離與心遠離的條件後,才能進修二十五方便。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中,有人問說:「菩薩之法,正以度眾生為事,何故獨處空山、棄捨眾生、閑居自善?」 [6] 智者大師破斥言:「菩薩身雖捨離,而心不捨,如人有病,將身服藥,暫息事業,病差則修業如故。菩薩亦爾,身雖暫捨眾生,而心常憐愍,於閑靜處,服禪定藥,得實智慧,除煩惱病,起六神足,還生六道,廣度眾生。」可見菩薩亦須有足夠的實力,才能方便化他。

  小乘是否就只顧自證,不化度他呢?錯,比丘們每天出外乞食托缽時,就是與人們互動的時刻,就是在這個時候一點一滴給人們正知正見的佛法。比丘成阿羅漢是否就不度人,做自了漢了呢?南傳戒諦臘禪師說得好,「阿羅漢在當生、當下度眾生」。

  總之,自悟才有能力悟他,這是正確的次第道。有沒有一位不懂加減乘法的老師教導學生微積分呢?不可能,佛法不分大小乘亦復如是,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才有辦法度眾。另外,最好不要用具有人身攻擊意味的「小乘」一詞,改用原始佛教、南傳佛教。大小之分,乃人類自我的意識型態在作祟,此點實不可取。


 

[1] 見《涅槃經》,T12, p. 448c.

[2] 遊戲的具體內容如《大般若經》(T7, p.19, b3~16)云:「舍利子!復有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,得四靜慮、四無量、四無色定,於中遊戲。先入初靜慮,從初靜慮起,入滅盡定,從滅盡定起入第二靜慮,從第二靜慮起入滅盡定,……,從滅盡定起,入非想非非想處,從非想非非想處起,入滅盡定,從滅盡定起入初靜慮。舍利子!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,方便善巧於諸勝定,順逆往還,次第超越,遊戲自在。」這就是智者大師所說的「超越三昧」,詳情請見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卷第十(T46, p.548a):「云何超越三昧:離諸欲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,離生喜樂入初禪,從初禪起,超入非有想,非有想起,入非無想處,非無想處起,入滅受想定,滅受想定起,還入初禪,……,滅受想定起,入散心中,散心中起,入滅受想定,……,散心中起,入初禪,初禪起,住散心中,是超越三昧。」智者大師所說的順序與《大般若經》不盡相同,但其義同指行者可以隨意自在地入任何一個禪定,不須要按照次序地從初禪開始,而是直接可以跳躍到任何一個禪定。「超越三昧」亦可見於《大智度論》(T25, p.628a)、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(T8, p.368b)。般若經以菩薩(bodhi-sattva)能夠自在地跳躍諸禪定而彰顯其優越性,菩薩完全把九次第定當作遊戲來玩,不像聲聞(§rŒvaka)緣覺(pratyeka-buddha)必須努力地修定才能入出。表面上好像貶低了二乘,事實上,這只是一種超越的手段,藉著這樣的工夫,顯現「青出於藍勝於藍」的道理。

[3] No. 1916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(1) T46, p. 476c

[4] No. 1579 瑜伽師地論 (30) T30, p. 450b

[5] Ibid..

[6] No. 1916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(1) T46, p. 477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