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2-22 開元寺小止觀之心得分享

下面是一位佛子聽聞開元寺小止觀之心得分享

末段有佛學問答供大家參考:

 

這幾天完成大寂師父

200928日於開元寺所教授的天台小止觀(正修部分)

以及2012216日雜阿含經的字幕稿,

這兩個課程中,都有提到無分別心的運用,

開元寺的講授方向,

著重於動中運起『一切法不可得,修止』

與『不見心的相貌,修無相觀』,

雜阿含經課程中的法,

則是『原則無分別,例外分別』的實用修持法,

碰巧師父的心靈法語也多次提到了對治人我分別,

昨天禪修時,

多數時間即是思惟師尊所交代下來的這些觀照內容,

次第是:

1.抉擇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標準是什麼?

2.心與行為何不可得?

3.心為何是『無相』?

4.善惡標準為何無相?道心為何無相?菩提心為何無相?

 

修觀的過程,覺照出自己許多法教上的理解錯漏與片段,

更發現到憶念教法的狀況不佳,明顯是欠缺數數串習的緣故,

這也是今年的目標:增加安住於所緣境的時間。

實在來說,如果自己觀的學習停留在『風中燭』的階段,

想要今生斷一分煩惱,應屬妄想,

思惟至此,更加體認到修行成就的核心要素:念與捨,

念於所緣境,念於聖言量,

捨棄分別心,捨棄執實心。

 

師父要前去與新加坡大眾結法緣,

這段時間,就用在法上專精思惟,多念多捨,

以此受持法教的微薄福德,供養師尊。

 

弟子問:今天禪修的主題:修觀的時候,意欲思惟為什麼一切心行無我,當做思惟一切心行不實的先行,不知道這樣的次第對不對?

 

師父答:一切心行之所以無我,在於觀照當下具體的心行,而非一開始就思惟一切心行不實,不是這樣的。每個當下都有心行的變化,從當下心行剎那剎那變化的觀察入手,再去尋求心行的根源生起於何處,不斷尋求心行之緣起後,就會發現:找不到確切的生起點,生起點也一直在改變中,由此漸漸印可一切心行無我。